【市场综述】:2025年3月,中国钛材市场呈现“供需两旺、结构优化”的格局。受航空航天、新能源装备制造和高端医疗领域需求拉动,钛材整体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.3%,出口量同比增长18.6%。值得注意的是,国内企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转型,钛合金在总产量中占比首次突破45%,海绵钛进口依存度下降至10%以下。
【壁垒升级】:美国商务部3月1日正式实施的钛材关税新政,将中国钛板带、钛管材等加工品税率从15%提升至35%,导致当月对美出口量同比骤降62%。以高端航空钛材为主的出口企业首当其冲,部分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小厂商被迫暂停接单。
【市场动态】
1、海绵钛:产能集中释放,3月国内海绵钛产量达1.8万吨,创历史新高,攀西地区新建5万吨级产线投产。价格方面,3月份海绵钛小幅上涨,现0级海绵钛均价稳定在5.0~5.1万元/吨,下游需求稳中有升。出口方向,受出口受阻影响,企业销售将主要集中在国内,各主要企业产能增加,受军工订单支撑,库存周期维持25天合理水平。
2、钛铸锭:高端化趋势显著,航空级TC4钛合金铸锭订单量同比激增35%,价格稳中有升。
3、钛板/带材:新能源需求爆发,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用超薄钛带(0.05mm)产量环比增长42%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企业签订年度框架协议,未来需求依然强劲。
4、钛钢复合板:化工容器用钛钢复合板价格小幅回调3%,库存周转周期缩短至28天。
5、钛棒线材:医疗器械成为新增长点,骨科植入物用钛棒材出口欧洲量增长27%,业内企业获FDA认证突破,打开了欧盟出口市场。在电子3C领域钛合金螺丝线材需求超预期,月采购量突破500吨,市场需求持续提升。
6、钛管材:海水淡化项目驱动。沿海核电项目拉动核电级钛焊管需求,国内企业中标沙特红海项目2.6亿元订单,为国内钛管材出口带来新的增长点。另一方面,油气领域用大口径钛管库存积压,部分企业转向LNG低温管材生产,钛焊管订单下滑,价格下跌。
7、钛粉:增材制造产业化提速,3D打印用钛粉价格下降至380元/公斤,国产化率提升至65%。航空航天领域球形钛粉采购量突破200吨,西工大新型等离子雾化技术投产,点亮3D打印新前景。
【出口市场】:新兴市场突破
1、新兴市场替代效应显现:东盟市场份额占比提升至29%,越南首个炼化一体化项目采购钛复合板12万吨(合同额7.8亿元),中国标准TA10耐蚀合金首次替代日标JIS Class60。
2、高端市场准入突破:欧盟航空认证企业新增3家,空客A320neo用钛锻件实现月均500件稳定供货,打破俄罗斯VSMPO-AVISMA垄断。德国TUV莱茵认证的核电用钛焊管中标沙特红海项目,标志中国钛材进入核电一级供应链。
3、汇率敏感度下降:美元结算占比降至58%,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应用扩大。
【行业展望】
1、随着财政部5000亿特别国债注入四大行,预计二季度钛材企业融资成本将下降0.5~1个百分点。
2、绿色贸易壁垒升级,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将钛材纳入核算范围,出口成本增加8~12%,企业需警惕关税对出口成本的影响。